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首届上海儿童文学论坛举行

2014年11月28日09:44 来源:文学报 作者:何晶 点击:

近十年来,我国儿童文学出版全面崛起,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竞相推出少儿书籍,堪称儿童文学领域的黄金十年。然而回望中国儿童文学近百年的历程,有多少作品成为了时代乃至永恒的经典?这些经典作品究竟具备了何种特质?当下儿童文学作家的写作又该如何自觉寻求经典化的可能?2014上海国际童书展期间,“瞩望高峰:向中国经典儿童文学致敬”首届上海儿童文学论坛举行。论坛分上下两场,分别由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和秦文君主持。

“中国的儿童文学是有经典的,正如我们对于‘经典’这个概念的通常解释一样,几乎所有的经典都需要时间,要在五十年、一百年之后回过头来看五十年前、一百前出现的文学作品。我们用眼睛看的时候鼻子能闻到一些味道,这个味道就是我们称之为‘经典’的味道。”梅子涵阐释了为何要将“向经典儿童文学致敬”作为首届上海儿童文学论坛题目的原因,“是想让我们的儿童文学在现在这样一个年代中有一个能够看得见高度的起步和未来的发展”,同时“让我们文学的内心和文学的写作接近于安静”。

经典作品是“曲折的艺术”

何为儿童文学的经典?在出版人孙建江看来,称得上经典作品的有三种要素:“一是典范性,对现实生活有高度概括和提炼,超越时空对人类基本问题做一个呈现;二是创新,创新最为重要的是个性,没有千千万万的个体就不会有整体儿童文学的推进;三是人类情感的共通性,无论种族、地域和文化的如何不同,但人们的基本渴求、愿望、认知、审美是相通的,经典的作品一定是涵盖和呈现了人类情感的张力,一定是内置于人类心灵的秘网,体现的是人类之争、人性之善、人生之美。”

评论家刘绪源认为,这样的经典儿童文学并不多,“究其原因,这跟我们的环境有关系。以前很多中国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像教师手里需要教鞭,好多儿童文学其实是图解,不能太深,不能太新,不能太有个性,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经典作品。”他以张天翼为例试图寻找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奥秘。“张天翼写《大林和小林》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图解理论,想把图解马克思主义写成系列童话,但《大林和小林》还是成为了经典,因为他写阶级斗争的时候,有对儿童的熟悉和热爱,有对文学的敏感。经典的奥妙在于 《大林和小林》中所有的坏人全部是孩子,是孩子就有孩子气,孩子气就是童心、童趣,你可以批评他,但很难恨起来。”刘绪源解释,张天翼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他写坏人“不是用现实主义的写法,而是用喜剧的,变形的,儿童游戏式的写法,在这种儿童游戏里面象征出坏人的荒诞、无耻、骗人、不公平。”他称之为“曲折的艺术”。

近年来台湾儿童文学大师林良的作品被引进大陆,其中最经典的作品《爸爸的十六封信》来源于父亲与女儿的互动。林良总是工作到很晚,女儿有问题就写在书桌上,爸爸写稿完成后就给女儿回信,在信中讨论每个孩子在成长中普遍遇到的生活课题,例如家人关系、学业、交友、生活态度、品格。台湾台中大学教授林文宝剖析了林良作品经典化的原因:“林良最大特色属于家的文学,属于爱的文学。这在目前华人世界里面非常难得,大家现在所追求的是流行,所以已经很少看到这些。”

“向经典致敬”,是因为经典能够提供一种文学写作的范例,正如作家殷健灵所说,“在默默前行的路上,让我们追随经典化写作的向往”。

经典的意味正在于此,它影响了作家的写作,也影响了一个人一生的文学品位。诚如评论家王泉根所言:“文学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而不是功利的、立竿见影的。文学是一个纬度,文学经典打败了文字、声音、表情,是改变精神高度的东西,文学经典可以陪伴我们一生,因为人的一生在任何年龄段,任何时空都需要增加高度。”作为人文成长史上首先接触的儿童文学,更应该以经典的姿势面向它的读者。

儿童文学需建立美学体系

作家作品成套出版,畅销作品占据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列,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如此看来,我国的儿童文学似乎一派繁荣,但背后也存在着诸多乱象。

“为了增加数量,儿童出版的门槛越降越低。图书缺乏孕育的过程,图书出版后没有打磨和考验,只是找来名人推荐,一片赞誉之声。名人的作品、名作家的作品出现大量重复、拼凑出版、快餐现象。”作家张之路感慨于当下童书写作和出版的日益浮躁。作为童书编辑的彭学军对此更有体会:“在少儿出版社工作,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稿件,曾经和一个很年轻的作家有过一次比较深入的交谈,我手上有他一套书稿,10本。我们出版社准备要出版他另外一个系列是8本。如此高产,如此不假思索的写作令我汗颜,我问他读书吗?他很有底气地说:读的。说读了谁谁谁的全套作品,几十本。我说他们的作品要读,但还是要读些经典。然后他惊呼:他们的作品不是经典吗?我是按照排行榜买书的。我无语,建议他写作暂时放一放,先读书吧。离开的时候他说:从来没有编辑跟他说这些,让他别写,先读书。” 

尽管写作和出版存在乱象,但中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也正在产生。评论家朱自强考察了1987年以来的儿童文学创作的实绩,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感觉到:“中国儿童文学百年历程到今天的确是进步很大,进步很快,1987年以来30年里的文学作品,一定会产生比20世纪二十年代、五十年代要多得多的经典作品。”他同时提醒,经典作品的产生不一定在一个作家最为成熟的时期,“时间检验有时候带给我们一种错觉,我们感觉一部经典作品来自一个目前非常成熟的作家作品,其实情况恰恰相反,比如冰心最初发表《寄小读者》 的时候也才23岁,比如198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短篇时代,产生的许多经典短篇实际上都是出自20多岁作家之手”。

那么当下的儿童文学如何经典化?它的审美体系、文学旨趣该如何建立?经典儿童文学的阅读推广又该如何进行?

在作家董宏猷看来,迫在眉睫的是建立美学体系。“什么样的作品才是经典的,它的标准究竟是文本的本身,还是其他,或者是发行量的多少?在这样的精品品格的重建当中,尤其要警惕这样一种伪命题:发行量大就等于孩子喜欢。其实每个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畅销,但也必须要有充分的理性自觉,经典是常销的,乃至于畅销的,但畅销的并不一定是经典的。”

作家薛涛则认为,不应当仅仅将儿童文学圈囿于儿童范畴内考量,它同样应该是关注人的存在的“大文学”。“文学也有一个特殊的标识,这个徽章让他脱颖而出,念念不忘,儿童文学也是如此,很多时候往往会把儿童文学导向肤浅和苍老。儿童文学肯定要放下一些东西,比如匕首、投枪,等等,但放下这些东西也不能放下文学的基本尊严。始终不渝地探求人的存在,并接近真理,这才是文学的尊严所在。文学就是在这个层面上与哲学有一个交集,它的表面堆满丰富、日常、特定的现象,这些现象就像生活本身,看似一团乱象,其实本质和真理就藏在里面。文学的本分就在这里,它为真理提供一个栖身之处。”

儿童文学正在产生经典,甄别推广同样重要。评论家李学斌希望作家、评论家、学校、市场共同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推荐机制。“将经典向社会推广时,评价环节非常重要,这时候实际上大量的经典作品埋没在伪精品、疑似经典当中。美国推荐经典优秀作品的体制和标准已经很成熟了,推荐的人往往是独立书评人,他们不拿出版社的工资,不拿出版社的折扣,以独立的良知来评判作品,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经典推广也需要成为一种常态和规范,现在在学校里做推荐的往往是出版社,但其实更应该是学术行为、教育行为。这是经典发挥最大价值的途径。”他强调,“培育、评价和推广机制,这是我们向经典致敬的最好方式。”

作家应为创作经典进行自我修炼

如果儿童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正在发生,那么身处其中的作家该如何警醒自己的写作、磨砺出真正经典的作品?

张之路表示:“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充满自信,在儿童上下功夫,也应当学习。中国的儿童文学必须要有自己的丰富特质,每个作家的写作和进取都是挖一口井,不停地挖掘,当挖得很深很深的时候,欣喜地发现那是有源头的活水,与其他的水相通。那已经不仅仅是井水,而是一条深深的河流,那包括了全世界优秀儿童文学作家挖的井水汇合而成。那水是甘甜的,启迪孩子心智的,培育孩子美好情感的。那水是经久不息的,是我心目中的儿童文学经典。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有这样的信心和耐心。”

“现在中国不是没有一流的儿童文学,不是没有经典,虽然产生相当艰难。关键在于作家本身,有了天才的作家,才会有天才的创造。天才从何而来?这体现在对儿童真正的熟悉和热爱,也体现在作家独特的文学敏感上。有了这种熟悉、热爱,有了这种敏感,不管是商业大潮的引诱,还是作家自己的不自觉,真正的好作品还是会降临。今天的作家可以往这两方面,或者是三方面来修炼。”刘绪源认为,作家们应该为了写作经典作品进行自我修炼。

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对中国儿童文学有着更深的期冀:“应该把最好的中国故事写出来,把中国孩子最好玩、最调皮、最童真、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我们要有中国特色,让中国儿童文学借助于一系列的平台走出去,代表了我们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也完成了我们这一代中国作家所应该做的使命。”

(原文载于《文学报》2014年11月27日03版)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