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解放日报:鲁奖丰收折射作家出版批评已成良性循环

2014年09月23日09:52 来源:《解放日报》9月23日 作者:施晨露 点击:

“文学奖不像体育奖,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文学奖是你得奖,我们大家都高兴。”诚如70后作家路内所说,昨天下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上海获奖作品座谈会成了上海文学界几代人的同乐会。本届鲁迅文学奖今晚将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颁奖仪式,上海共有三位获奖者——评论家程德培、张新颖和70后女作家滕肖澜的作品分别获奖,这在全国各省市中名列前茅。

本届小说组评委、上海作协副主席孙甘露说:“倍儿有面子。评完奖回来时就像自己得奖一样高兴。”在孙甘露看来,三部获奖作品是对上海文学创作这些年努力的积极评价,“在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的一段时间里,国内评论界对上海文学创作的观察和描述并非特别正面。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上海作家写作勤勉低调,似乎不被广泛认可,评论和宣传也没什么;二是评论界对于文学创作变化的认识是否跟上了。上海文学界这次在鲁迅文学奖上的丰收并非孤立现象,这些作品和作家不是忽然间冒出来的,成绩和价值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程德培:这辈子只会写文学评论

“刚开始知道获奖高兴了两天,现在已经忘了。”程德培的获奖感言引起会意笑声,“我这辈子只会写一种形式的文章,就是文学评论。获奖感言写过两次,三十年前就在这个大厅,我人生第一次获得上海文学奖。我没进过大学,全国评论家里这种情况非常少,我非常留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文学》和上海作家协会,这是我的母校和大学。茹志娟、李子云都是我的老师,特别是李子云对我特别苛刻,从没表扬过我的文章,这让我终身受用。我逐渐养成了习惯,总是对昨天写的文章非常不满意,我想这就是我能坚持写下去的动力。”

程德培今年63岁,以评论集《谁也管不住说话这张嘴》获得高票肯定。他说,文集题目是对被评论的刘震云小说《一句顶一万句》的回应,“语言具有生命和繁殖能力,它是从一句话不断繁殖,变成千万句话,这是语言发展的过程。为什么最早的文学作品总是很短,现在越写越长,像《繁花》写那么长,我想古代是没有的。”话题一下抛给坐在对面的金宇澄,会场一阵笑声。金宇澄接话:“《繁花》刚出来在《收获》发表时,程永新(《收获》执行主编)找程德培说,老金写了一个东西,你是不是看一下写个评论?《收获》 第一次约程德培写评论,但跟他说了五六次,程德培就是不回应。”又是一阵满堂笑。金宇澄说:“我跟程德培很熟才说这个话。虽然我们很熟,但谈到专业,他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他能得奖,我真的非常高兴。”

张新颖:我的爱好和职业是一回事

文学理论评论组评委王鸿生说:“不管外界有什么说法,我的体会是,评选是公正的,到了北京我才知道其他评委是谁,整个评选过程中,上海评论家的作品几乎没有争议。”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以评论专著《中国当代文学中沈从文传统的回响》获奖,“写文学批评,我自己觉得挺好的。我的日常生活中,内心真正平静和愉悦的时刻,就是写文章和教书的时候,我很幸运,爱好和职业是一回事,平常没那么多纠缠。”张新颖观察,鲁迅文学奖各类别获奖者年龄并不平衡,47岁的他在评论组里最年轻,到小说组就是年长者,“我本想抱怨这一点,刚与黄昱宁(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交流了一下才知道,翻译组都是七八十岁才得奖的。”

上海译文社出版的法国小说《布罗岱克的报告》 在本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中占一席之地,译者刘方已是耄耋之年。加上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两本理论专著,上海出版界这次也有三个鲁奖收入囊中,小说奖则有三篇小说是出自《收获》杂志,位列全国原创文学期刊之首,这构成上海文学界此次鲁奖丰收的三个“三”。程永新说:“没有作家朋友的信任支持,没有广大读者厚爱,我们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快速发展的时代相比,作家、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好像永远存在提升的空间,作家、艺术家只有勤奋努力,让想象力展翅高飞,才能与这个时代相匹配。多媒体时代来临,我们要保持学习、谦逊的态度,力争把当代作家最优秀的作品奉献给读者。”

滕肖澜:这个奖像是预支的薪水

“翻译奖取得突破,作家、出版、批评良性循环。”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元勇说,鲁迅文学奖的收获是对上海良好文学生态的肯定,“这其中,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支持,让出版社在经济上没有后顾之忧。”上海作协副主席孙说,文学生态是靠时间养成的,“拿出资金让作协开展专业作家、签约作家制度,让文学杂志、报纸提高稿费,办上海写作计划、思南读书会这样的品牌活动都很重要,更关键的是,愿意给时间等待,‘让你们自己走着看,领导不轻易发表态度和声音’,这是符合文学规律的。照这个态势,上海文学的发展和结出的果实不会就此止步。”“多服务,不干涉,多帮助,不指责,作协和主管部门的职责就是如此。”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总结道。

“这个奖是对我莫大的鼓励,也像是预支的薪水,因为运气好先发给你,未来不更加努力也不行了。”以中篇小说《美丽的日子》获奖的滕肖澜说。上海作协党组书记汪澜介绍:“这次鲁奖评选也暴露了上海文学在发展中的一些短板,从获奖体裁来说,在诗歌和报告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一定的断层现象。近期,上海作协将推出365度感知上海系列计划,也准备在浦东等区县开设基地,组织作家挂职、采访,挖掘创作题材。”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