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活动 > 上海国际文学周

普利策小说奖得主巴特勒:有可能与奖项失之交臂

2014年08月15日16:36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

皮埃尔·阿苏里

鲁迅文学奖引起业界争议之际,法国作家、龚古尔文学奖评委皮埃尔·阿苏里,美国作家、普利策小说奖得主罗伯特·奥伦·巴特勒昨天聚首上海国际文学周,从奖金到评奖流程、从评委公正性到文学奖意义,讨论“文学奖的评奖与争议”。记者 诸葛漪

“我也有可能与奖项失之交臂”

“文学奖项从庸俗角度来说,作家、出版商、颁奖机构都能获得商业利益。”巴特勒直言,获普利策小说奖后,他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谋得创意写作教授职位,“教学负担很轻,我每年只有两门课程,这让我在10年里写了11本书。”阿苏里同样也不讳言奖金非常重要。

美国文学大奖如何出炉,令中国读者充满好奇。1993年巴特勒凭借短篇小说集 《奇山飘香》获奖普利策小说奖,这是他的第7部作品。“我的前6本书获得好评,但是销售量低得可怕。”《纽约时报》书评杂志,用了4页评论巴特勒作品《平局》,可《平局》只卖出了1086册。巴特勒开玩笑,“1086册,大概不少是运输时从卡车上掉下去的。”《奇山飘香》问世后,出版商为巴特勒安排了第一次全国新书巡讲。在北加州,巴特勒面对的是空无一人的局面,在西雅图艾略特海湾书店,只有6位读者出现在新作朗读会。巴特勒回忆,时隔一年,当他携普利策小说奖重回西雅图,300多位读者涌入同一家书店。更惊人的故事还在后头,活动组织者告诉他,6位读者参加的新作朗读会后,非裔作家查尔斯·约翰逊来到书店,买了《奇山飘香》。正是他的推荐,令该书进入普利策小说奖候选名单。巴特勒感叹,“我可以说,我配得上这个奖项,也很有可能与它失之交臂。”

不可能绝对公正,但一直力求公正

巴特勒透露,普利策小说奖先选出三本候选作品,再交由18位新闻工作者组成的委员会决出最后胜利者,“他们都非常聪明,对文学有认识,如果没有合适作品,他们宁可让奖项空缺。”与普利策文学奖评奖人经常变化不同,阿苏里表示,龚古尔文学奖评委只要在80岁以下,可以一直担任。“龚古尔奖评选由10人委员会组成,要求每个人都是作家,不能是学院派。我们8月份开始通信交流,9月聚会讨论投票,从早上8点半到1点,吃过午饭,讨论持续到下午3点半,不断讨论投票。每年法国有700部小说诞生,评委不可能读完所有作品,但从8月到11月,我们会读书评,确保不会遗漏当年真正的杰作。”

经得起时间检验,是欧美文学奖项共同的目标。无论龚古尔奖还是普利策奖都历史悠久,龚古尔文学奖历史比诺贝尔文学奖还长。阿苏里坦言,“我们曾经犯过错误,比如只看作家名声,上世纪50年代杜拉斯没有获奖,到了80年代,她有名了,拿到了龚古尔奖,但获奖作品显然没有以前质量高。”有时评奖时,评委分歧明显,双方僵持不下,干脆妥协,选择中庸的第三个作品; 有时评奖为了避免倾向于大出版社、名作家,干脆选无名出版社的书。巴特勒说,“这也是一种偏见。”尽管如此,评委们一直在力求公正。阿苏里说,“法国读者可能一年只买一本书作为圣诞礼物或者生日礼物,他们常常以龚古尔文学奖为选择标准,如果连续几年获奖作品不能让人信服,公众就会产生质疑。”

文学奖为未来的读者提供评判价值

“文学很难评定出高低,《罪与罚》、《战争与和平》、福楼拜、巴尔扎克,能排出名次?”尽管如此,文学奖依旧方兴未艾,仅法国就有两千多个文学奖。为什么要有文学奖?阿苏里表示,文学作品在当代大多数受到冷落,文学奖帮助读者能够对书籍质量做出公正评价。巴特勒认为,文学奖给一个国家乃至世界一个机会来认识优秀作家,“对网络时代的读者来说,批评家数量多了,制定文化标准和规范的人物越来越少。权威评论越来越难辨认。文学奖成了坐标,永久地为未来的读者提供评判价值。读者至今对20世纪初的获奖作品有兴趣。我相信,未来一百多年也会有兴趣。”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