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上海首个大型“抗疫”展全景呈现:召唤、逆行与战“疫”瞬间

2020年04月09日15:57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黄松 点击:

上海驰援湖北医疗队集结誓师“临危出征”的场面、上海医护工作者在武汉等重点城市的工作状况;上海抗疫第一线人员在空旷城市的担当,抗疫志愿者的风采和爱心……过去两个月中感动过无数人的图像付诸艺术家的笔下将构成怎样的画面?

4月8日,“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展览不设开幕仪式,但在开幕首日却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观众——部分解除14天医学隔离的上海援鄂医疗队成员,他们在上海文联讲解人员的导览下参观了展览,而艺术作品中的图像,也正是他们不久前的亲身经历。

“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是上海首个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大型实体展览,此次展览共展出800余件作品,除美术、摄影作品外,还将民间艺术、书法、雕塑、装置、诗歌、影像等文艺形式有机融合起来。所有作品均为原创新作,其中80%以上是第一次向公众亮相。 展览分5个部分的主展和摄影、漫画附展组成。主展5个部分中,既以时间为主线,展示战“疫”的各阶段各进程的作品,也有以空间为中心,展现战“疫”的场景。摄影附展《难忘瞬间》以“瞬间”为关键词,定格战“疫”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感人画面。

巨幅美术集体创作,全景再现抗疫群像

走到中华艺术宫五米层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宽18米、高2.2米巨幅大作《召唤》,这是上海美协邀请老中青画家共同创作的巨幅美术综合材料作品,20余位画家日以继夜,每6米一组,分成3组在一周内集体创作完成,这也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的一幅以抗疫为主题的美术集体创作,全景式地再现抗疫一线人物群像,成为展览一大亮点。

细看这件巨大的作品,其中所绘的都是我们周遭最普通的人,他们中有医护工作者、修建雷神山火神山的建筑工人、坚守岗位的快递小哥和社区志愿者,再细看,其中有着一些熟悉的感人情节,比如“穿上梅西球衣的小男孩”“奔赴抗议一线前的理发”“每天为医护人员送餐的志愿者”,还包括援助物质上“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的话语……这一切画家用富有感情的笔触描绘了这组抗击疫情战士群像。在特殊的环境下,画中人也成为每个人心中的英雄和最可爱的人,也正是因为他们坚守创造出了不凡。参与创作的画家也感言“这场从未遭遇的经历让我们更具凝聚力和共情力,平凡的生活是那么宝贵。” 展厅左手边的大幅写意山水来自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画院画师汪家芳《巍巍中国情》。在“战疫”语境下,画家以蒙太奇的手法将武汉、上海,乃至全国的标志性景观,跨越时空地联系在了一起。画面中上海外滩与武汉江汉关两座钟楼遥相呼应,似乎在昭示着这个不同寻常的2020年。 在这件5米乘3.2米的写意山水边,呈现的是展览唯一一幅书法作品,而且同样巨大,这件作品是上海青年书法家张丰连续18个小时书就的《上海支援湖北医务人员英雄榜》,知名书法家韩天衡创作引首章“医者仁心”向《英雄榜》上的1649位英雄致敬。据悉,展览后这幅巨幅书法作品将赠送援鄂的上海医院收藏。

此外,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守白父女新近创作了一幅特别的剪纸和油画相结合的四联画《向心力·中国力量》,以及上海青年画家罗陵君创作的油画《逆行者》都是大尺幅,《逆行者》有四米高顶天立地,呈现了一位逆行者穿戴好防护服整理状态的动作,似乎预示着即将随时投身战斗。 展览中还有一件装置作品,来自艺术家丁设,这件由钢丝编织而成的作品名为《罩》,顾名思义,艺术家所表达的是口罩。“口罩至今都是紧缺物质,所以在创作时我邀请朋友一起以金属材质编织了近600只口罩,除了表达互相链接的含义外,金属质感也让作品显示了力量感。”丁设说。

小幅作品显示生活的日常

在此次展览的一个并不突出的角落,有一件小幅的“网红”作品,他的作者为甘峰,他另一个名字更为人熟知——慕容引刀。这件来源于传统门神的作品,在2020年春节成了朋友圈里“霸屏”的“门神”,两千多年前的霍去病,八百多年前的辛弃疾在此有了新的含义,这件作品创作于大年三十前一天,慕容引刀也希望借“霍去病、辛弃疾”的谐音可以驱散糟糕的疫情。

展览中还有一些小幅农民画作品淳朴而直接地表达了当下的站台,其中金山农民画的非遗传承人曹秀文的《万众一心》和季芳的《守住防疫大门》,既保持了农民画艺术夸张、构思新颖、色彩明快、造型雅拙的独特风韵,又结合热点,表达日常生活中小区测温守护等防控措施。

而在艺术创作中,一些同一主题的小幅作品也常常可以构成大的创作。其中年轻画家徐旭峰的作品《同舟共济》就属于这一类型,作者以30件小作品,呈现了三十只口罩的日常状态,他的创作灵感来自朋友们每天使用的不同类型的口罩,而背景的字则主要来自各方的寄语。

同样的创作类型,一些宅家题材的创作则聚焦在生活的每一天,艺术家将生活的点滴,以及器物、食物忠实记录。

在此次疫情期间,也涌现出大量医护人员题材的作品。如何画出自己的语言,画出自己的真诚对艺术家来说并不容易,但老艺术家的作品或许有些启发,70多岁的艺术家陈家泠每日观看新闻,了解前方动态,他通过中国画的方式结合电脑合成,跨界创作。尽管在层层包裹的防护服内,但画面中医生温柔的眼神带给病人最大的安慰和信心。油画家邱瑞敏在面部只露出双眼的情况下,将画面的重点放在医护人员防护服的处理上,用笔概括果断,用色大胆,带着一种果断、坚决和责任。

提倡错峰看展,线上线下集中展示

“此次主题展展出的800余件作品,是从13000余件视觉艺术作品中遴选而来。缘何2个多月后就能组织起抗疫大展,其中不可缺少的是网络的倡议。”上海美协副秘书长丁设介绍,

大年夜当天,上海美协、摄影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即通过网络发布了创作倡议,其中漫画、版画、国画、油画等各画种画家上千人积极响应,创作了作品千余幅,并在网上推送25期。上海摄影艺术工作者和一批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纷纷用相机和手机拍下了身边人、身边事,创作摄影作品万余幅,网上推送31期。此次主题展的展品就是在前期网络征集的基础上,根据中华艺术宫的展厅特点和展览策展方案再征集、再发动的成果。

除了绘画、摄影作品外,展览中还集中呈现上海文艺界新创作的多媒体主题作品,如四格连环画抗疫故事影像、“澎湃新闻”抗疫一线八集视频、SMG抗疫记录片以及各艺术门类“云创作”“云演出”“云展示”等。这些作品代表着每一位作者的心灵,真实、真诚、真挚,凝结着每一位作者的情感,热情、热烈、热爱,为处于忧虑的人们提供着精神的慰藉,为坚持奋战的人们传递着温暖的力量。

与此同时,上海市文联媒体中心和中华艺术宫还将开设线上展厅在线展示,作为展览的补充和延伸,在防疫抗疫的特殊时期,不出家门也能欣赏到精彩作品。

而展览的后记也是一件跨界作品——诗歌《在春天回望》,表达了温暖的春天如期返乡,生命的诗歌正在续写生生不息的篇章,也期盼着全球疫情早日结束,美好生活早日回归的愿望。

据悉,此次展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解放日报社共同主办,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等单位联合承办。展览持续至5月8日,疫情防控期间,展览不设开幕式,提倡错峰看展。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