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人的成长就是一个接受不完美的过程

2019年04月23日16:59 来源:未知 作者:上海作家网 点击:

从左至右为黄德海、南飞雁、吴冠军

10月13日下午,作家南飞雁携其新书《天蝎》作客第264期思南读书会,带着岁月沉淀的智慧,十年磨一剑,与评论家黄德海、学者吴冠军共同谈谈那些体察人心的世情,审视当下中年人的生活百态。

“七厅八处”中的生存智慧

南飞雁在创作《天蝎》之前主要是写长篇,而后在鲁迅文学院学习,开始创作中短篇,《天蝎》的第一篇小说《红酒》就创作于彼时,书的最后两篇《天蝎》和《皮婚》是他在人民大学求学期间写的。“本书一头一尾都是在读书期间,我把这两次很难得的学习经验看作我人生中的一个驿站,一个加油站,这使我获益匪浅,从中汲取的很多养分,足以让我重新上路。”

对于“七厅八处”的题材选择,南飞雁坦言自己的写作初衷只是取材于亲身经历,有感而发,成书后被不经意间贴上了“官场小说”的标签,这其实是“无心插柳”。从大学毕业就进国有企业工作,长达十六年,他对体制内的环境有了自己深入的观察和辨证的思考。“在这段经历中,我机缘巧合地结识到了一些平常不太容易接触到的人和事,积累了创作的素材,有种不吐不快的情结。” 

南飞雁

当南飞雁的中短篇小说渐渐有了体系,他开始有意识地开启了一个类似于文学地标的实践,“我想既能表达出来,又不被具体的地域限制,所以我就想用阿拉伯数字表达。”南飞雁想通过“七厅八处”那些精明算计的攻守、患得患失的犹疑、卑琐无奈的妥协等人生百态,写出在狭小却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中与人相处以及自处的“学问”。

刻意打破读者的期待

南飞雁在《天蝎》中以独特的视角洞察一系列发生在机关这一特殊职场的故事,把微妙人心和琐屑生活的“原生状态”呈现到读者面前,那些挣扎在“仕途压力”和“情感危机”中的中年男人,似乎没有改变现状的勇气,亦找寻不到打破桎梏的方式,映射着现代人难以避免的“焦虑”。人到中年,少年的棱角渐渐被一地鸡毛的琐碎磨平,人生的艰难从缝隙中一泻而下,南飞雁就是要捕捉这些斑驳而幽微的“世情”。

吴冠军

吴冠军回应,在他看来,写小说有两种写法,一个让读者爽,一个让读者不爽。“在今天的流量经济中,让读者爽其实是很容易的套路——呈现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却渴望获得的事。”与其相反的就是让读者不爽,《天蝎》里的人物没有逆袭成功的,不给人以期盼中的港湾。这种明知读者期待却刻意打破的创作让人“不爽”,在这个同构的结构中,逼迫你思考。

社会不是我们的对立面,是我们所处的人群

南飞雁坦言他写《天蝎》是为了寻得一个邮票大小的心灵家园,而非为了帮助读者找到快速升职、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金科玉律。黄德海非常赞同,他表示与流量小说和官场小说不同,南飞雁笔下的人物都是“渐悟”而非“顿悟”的。成长就是一个看清现实,磨平棱角,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的过程,它不会一蹴而就,却阵痛不断。

黄德海认为,社会从来都不是我们的对立面,它就是我们所处的人群,包括周围的情形,甚至是我们一步步建立起来的,跟社会和解就是跟自己和解。我们不得不在人群中生活,不断调整自我去适应世界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给予了社会本身运作规则的合理性。“你的理智越成熟,跟社会和解度就越高,成长不单是一种欲望,更是一种本能,一种现实的需求。”

黄德海

对此,吴冠军认为,实际上从科层制反思今天的“七厅八处”,里面有很重要的政治智慧,使社会得以行之有效地运转。比如正成长为中流砥柱的80后,其中很多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养成竞争的思维和习惯,虚无主义或我行我素之风盛行,而科层制通过一种方式、一种游戏规则对其进行规范,身在其中尽管苦闷,但却会成长。

现场读者

南飞雁坚持写大多数中的你我他,卑琐的真实。“七厅八处成长的故事,其实是一个非常细微、去传奇化的过程。” 在我们的世情人生里,每个人都在成长,都在一步步迈向人生的终点,我们应当理解学习是一个过程, 给予正处于转型中的人多一些包容和期许。 

 

嘉宾为读者签名

思南读书会NO.264

现场:王若虚

撰稿:巫小妤

摄影:隋  文

编辑:黄诗雨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