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一首好诗就像一个花园,通向花园的不同小径有不同的风景

2019年04月23日17:02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从左至右为徐惟杰、潘向黎、毕飞宇

9月23日下午,潘向黎携其新书《梅边消息:潘向黎读古诗》,与小说家毕飞宇、SMG主播徐惟杰作客第262期思南读书会,共同品茶谈诗,在古典风景里触摸现代人的心跳和脉搏。

“化”而入诗

在书序《跟着父亲读古诗》中,潘向黎通过描绘父亲和女儿之间的故事告诉我们诗歌到底是什么。毕飞宇表示,“这既是一个序,也是一个注脚,来自于家庭熏陶而养成的‘诗性’尤其宝贵。”所谓“家在诗外总关诗”,潘向黎认为,不显山露水,不刻意为之的“悟性”才是品诗之道。真正领略“诗髓”在于一个“化”字,即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的内部肌理,而非有的放矢地强融。

潘向黎

读诗词一定不能有“隔”,墙、帘子,甚至连一层纱布都最好不要,只有“全视”,才能把整个人“化”进去。“你要把自己当成赤裸的惊魂,没有肉身的束缚,就像羽毛和云一样飘进去,飘入诗人为你缔造好的世界里。”她说道。

毕飞宇补充道,潘向黎的“化路”是基于对语言的深刻理解,并幽默地洞察到。相对于读古诗,现代人更喜欢刷朋友圈,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交流的语言很简单、不费力。而古诗虽每个字都认识,却要劳神费心来参悟,如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传达出来的那种清幽无尘杂的意境和诗人洁身自好的志趣,就需要“化”而所得,即所谓的“言象意”,读懂语言才能明白诗人要描绘的具象,从而领悟其所营造出的意境。

毕飞宇

对此,潘向黎表示进入一首诗之前需要做足功课,最基础的字面含义、不同版本的解释、诗人其时的境遇与心态都要了然于心,继而才能跟随自己“中意的相信”去寻找掩藏在平常诗句里的“爆点”。“你找到了爆点,继而拍案叫绝或潸然泪下,这时候毫无疑问就是‘化’入其中了,享受到了它要带给你的震撼或者纯美的境界。”

“晃出来”的幸运儿

毕飞宇认为真正会读诗的人是能自由出入其间而不困于形的。 “读古诗词能够读进去很好,但是能够晃出来更重要,晃出来的都是幸运儿。”徐惟杰对潘向黎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学诗表示羡慕,并且请潘向黎透露自己由“入”到“出”的“法门”。

现场读者

由“入”到“出”,潘向黎认为进入古诗寻找的“爆点”是勾连人们心灵最深处的地方,有时候诗人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构成民族文化,甚至渗透到民族精神的指向。毕飞宇也表示,伟大的诗人有特殊的禀赋和表达能力,紧紧抓住属于生活里最本质的部分。 “好的艺术家永远能够抓住本质,精彩的人一定能活出本质。”我们是生活里的人,我们总有一天会回到本质里去。

而“出来”则要做到“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诗无达诂”,没有一首诗能够穷尽其意。潘向黎举例,曾遇见有位诗友分析李商隐的《锦瑟》,翻遍材料,查阅典籍,力证八种解释中只有一种对,其余皆错,这便是一种“出不来”的状态。她说道,“如果把一件欣赏、享受的事情弄得很刻板,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读者提问

其次,对诗人的盲目崇拜和惯性仰视也是“出不来”的表现,不仅沉迷于一个诗人,更不愿听到对他的微词和异声。潘向黎幽默地比喻:“这件事不是爱情,不需要你专一,你的偏执反而会妨碍你进一步欣赏其他美景。” 《杜甫埋伏在中年等我》一文便是她不同年龄段对诗人、诗歌常读常新的体悟。“我活着活着把这些诗人都熬成了我的朋友,我非常热爱他们,但我从不膜拜,当然也绝不可能是俯视,基本是平视的距离。”

不工于“成”,才能体会“美”

潘向黎认为文学不似科学一样需要工整剖析、谨慎求证,而在于过程中因人而异的千滋百味 ,品诗如曲径通幽。“一首好诗就像一个花园,通向花园的不同小径有不同的风景。”只要用心体会过,这种美感便是真实的。而我们为经典作品所感动和震撼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此传递下去,它的普及不像孔乙己到处和别人讲“回”有四种写法,而是一种“美普”。 “让人家沿着一条不太曲折的路,有兴趣一路愉悦地抵达你所说的爆点。”

首先发起者要有信服度,保证自己的专业性,让接收者愿意去尝试;其次,在此过程中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很重要,既不能像学究,做高堂讲章,也不能百科全书式地介绍和罗列,亦不能像写小说,把自己内心的世界通过人物、细节传递出去或者营造整个世界。

徐惟杰

徐惟杰指出如今许多人抱着功利的态度去读诗,尤其是应试教育中的急于求成更是屡见不鲜。如何才能体会“美”,而不工于“成”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潘向黎认为应保有源自内心感性的对美的捕捉能力,需有别于学者们。 “他们研究诗人就像在中药铺,唐宋元明、绝句律诗,一个个抽屉拉开,前三甲是谁,谁和谁是什么派,非常科学、非常细致。”她更澄清自己并非狂热的古诗词推广者,而是想借此鼓励大家于生活细微之处觅得一点美的享受。

对于焦虑的家长们“开书单”、“做任务”的做法,潘向黎表示这其实是揠苗助长、越俎代庖,孩子的潜意识里会形成被迫的创伤记忆,失去自我探索的快乐和兴趣。毕飞宇幽默回应,要启发孩子的“诗性”,可以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放上一些文化书,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想让孩子做什么,最有利的方法就是父母身体力行,我们要牺牲刷微博、看美剧的时间,多陪孩子一起做才最有意义。”

嘉宾为读者签名

思南读书会NO.262

撰稿:巫小妤

现场:李伟长

摄影:隋  文

编辑:黄诗雨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