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第七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颁奖

2018年05月14日16:05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沈河西 点击:

第七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颁奖仪式于5月12日在周庄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儿委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秦文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李远涛,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冯杰,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儿委会主任祁智,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原副总裁刘健屏,陈伯吹儿童文学基金专业委员会常务主任、《少年文艺》主编周晴,江苏省作家协会儿委会原主任马昇嘉,昆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栾根玉,周庄镇相关领导等嘉宾及获奖作家代表、少儿社编辑等70余人参加了此次仪式。

“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始于2011年,每年一届,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工作委员会、上海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专业委员会、少年儿童出版社、文学报社、昆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周庄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少年文艺》编辑部、昆山市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会、周庄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旨在繁荣和促进儿童文学短篇精品小说的创作,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真正的心灵养料,是全国唯一专门针对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创作的专项赛事,得到了广大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和儿童文学爱好者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响应,在华语儿童文学界引发了持续的良好效应。

第七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从2017年5月启动以来,不仅吸引了老中青三代儿童文学作家的热情参与,还吸引到众多的儿童文学爱好者和在校大中小学生的踊跃尝试,截止到2017年12月底,大赛共收到参赛稿件近3500篇。经过初评的严格筛选,可以说是百里挑一,60篇佳作入围大赛复评和终评名单。

《少年文艺》主编周晴在发言中谈到,本次大赛涌现出了许多年轻作者。“最近几届,我们看到了更多年轻的面庞,如这一届25席获奖作者中,首次获奖的作者超过了一半,其中在校大学生就占了四席,一等奖中首次出现了大学生的身影,其中,留学海外的宝琴已不是第一次获奖了,赛事点燃了他们对儿童文学创作的热爱,也为我们原创队伍的壮大提供了最新鲜的血液。从获奖的作品层面来看,本届大赛有三个特点:一是,作品的题材更丰富,对当下、自然的关注跃然纸上,出现了一些富有地域题材特色的作品。如《摸大冷》等;二是,传统的成长小说写出了一定的新意,作品在文字素养和情感流露之外,更多关注了精神层面的成长,如写男生成长的《撞入江湖的粮食》《黑蝴蝶》《在那海天之间》,写女生成长的《高塔》《一个和两个》等,也在校园小说中表达出了当下性,如《满地找牙》《熊猫的小卫星》等;三是,主旋律作品写出了震撼效果,触动人心,如《1984年的晚餐》;科幻题材作品则注入了更多的情感和意外结局。对人物的描写和内心的刻画恰到好处,使得作品在情节之外,有更多意味。如《爱的机密》《仰望星空》等。”

评委之一、儿童作家李东华在发言中讲到,这次获奖的《深井》《游戏》《一个和两个》等作品里,可以看到对儿童内心深处灰暗地带的叩问与摸索,那些不曾或者很少被触及的问题,甚至一直被传统的儿童文学写作视为禁忌的部分,被写作者小心翼翼地撕开了一裂隙。

“在当下的儿童文学写作中,简化儿童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阻碍中国的原创儿童文学在艺术上前行最大的拦路虎。”李东华说道。他认为当前的儿童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一种凝滞的“儿童腔”,这种“儿童腔”没有把孩子放置到真实的土壤中,“仿佛只要是写真善美,无论写得多么不接地气,多么没有生活质感,它也仍然叫做儿童文学。这样的作品越多,儿童文学这个文体的尊严就会越被矮化。”

中学语文教师朱桥以《摸大冷》斩获本届大赛特等奖。她在发言中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朱桥真正接触到儿童文学时已经年逾四十,当时她看了儿童文学经典《夏洛的网》,于是萌发了自己也写长篇童话的念头,于是花了两年时间写了一个长篇,也是写一只小猪,但每次投给出版社,都被拒之门外。

“我把这个童话样稿寄给了朱艳琴老师(少年儿童出版社文学室主任),她没有做评价,只是告诉我,你要从短篇小说写起。”于是,朱桥就开始与短篇小说结下了不解之缘。

另一位获奖者韩佳童现在是武汉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他自称自己在儿童文学领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小白。“我从初中之后的三四年里,和儿童文学的关系基本上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去年,他无意间在上课刷手机看到一则有关儿童文学的征稿启事,就这么“上了船”,而且陆陆续续在《少年文艺》上发表了四个短篇。

据悉,第八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即日起正式启动。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