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专题 > 2017上海国际文学周

2017年上海国际文学周开幕:是时候重新定义现实了

2017年08月17日17:38 来源:凤凰文化 作者:魏冰心 点击:

  2017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于8月15日拉开帷幕,在当晚举行的主论坛上,来自海内外的二十余位文学、科幻作家齐聚一堂,畅谈对“地图与疆域:科幻文学的秘境”这一主题的理解。

  主论坛现场(摄影:蒋迪雯)

  现实是个复数名词

  世界科幻大会刚刚在芬兰赫尔辛基闭幕,2017上海国际文学周旋即接棒“科幻”主题,科幻文学正从一片罕至秘境向世界各个角落延伸的趋势可见一斑。科幻作家陈楸帆在发言伊始提到了自己在赫尔辛基的见闻,“在那里,不同信仰、不同性别的人们,他们为想象中的世界如痴如狂”。而在中国,科幻作家以及科幻文学的研究者们最常听到的一种声音则是“现实一点吧!”

  陈楸帆(摄影:蒋迪雯)

  究竟什么是现实?陈楸帆说,现实是个复数名词,每个个体都通过自己独一无二感官去感知并理解这个世界,承载个体的容器,无论是时代背景,地缘文化,社会形态还是家庭环境都会影响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我们总是本能地认为自己所处的世界便是唯一的现实,并贬低歪曲甚至消解其他现实的可能性或者价值,这是一种现实对另外一种现实的暴力。“是时候重新定义现实了。”他还指出,“倘若我们借助文字和想象的力量,弥合不同现实之间的差距,安抚忧惧的心灵,引发技术时代的情感共鸣,我们便可以说文学并没有被遗忘,恰恰相反它将发光,滋长,绽放,成为启明星。”

  作家马伯庸则给关心科幻文学的群体抛出了一个疑问,“科幻对于未来的科技、未来的社会形态都有所预测,也出现了很多经典的案例,但我们好像从来没有想过,科幻文学本身有没有对自己进行过预测和审视?”他拿传统文学来举例,生活在莎士比亚时代的人们不会预料到后来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诞生,读李白诗的唐朝人也难以想象今天碎片式的信息传播方式,究其原因,文学往往是意外所得,不依存线性的发展规律。

  俄罗斯作协共同主席、诗人弗拉基米尔·博亚利诺夫在发言中澄清了一个关于术语的问题,他认为科幻文学并不是科学性的,它不能够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也并不需要科学的论证。

  文学作为一种整体性的关切,并没有死

  作家李宏伟不久前出版了极具科幻色彩的小说《国王与抒情诗》,他在发言中提到了菲利普·迪克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和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银翼杀手》,他认为,“虽然无论是我们称之为严肃文学的传统文学,还是推理、武侠、玄幻等类型文学,时间都毫无疑问是其主要元素之一,甚至传统文学的求新、求变很大程度上就是寻求对时间的重新感受与安排,以考量人类社会的实然生活与应然生活,但是科幻小说却通过把时间放在将来,使得文学有更多的机会来表现或然生活与可能生活。”

  诗人、评论家杨庆祥认为目前的人文学科面临着危机,这是一种亲密关系的危机,没有这种亲密关系人类不能认识他者,无法想象未来,也难以生活在当下。科幻文学,在杨庆祥看来,正在提供一种新的主体想象,在提供多元时空半径这方面,科幻文学走的比严肃文学和纯文学远得多。

  阿根廷作家马丁·卡帕罗斯在论坛上提到中国作为一个国度对他来说所具有的神秘意义,“我们期待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作品。提到科幻,就指向未来,继而引发思考。科幻作品天生的跨越性可以使得文学摆脱局限,书写全世界所共同面对的问题,触及人类文明的集体经验。”

李敬泽(摄影:蒋迪雯)

  论坛的最后,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科幻小说家们至少提醒了传统和主流小说家们一点,那就是作为文学,一种整体性的关切,一种总体性的眼光,没有死。”多年以来宏大叙事、对人类乃至宇宙命运整体性的关切,已经在我们的文学主流观念中变得非常衰微,我们拿显微镜来观察人,观察细小之事,从而表现人类生活,而科幻小说正提醒我们,除了显微镜,还有望远镜。

  作为每年书展的重要环节,上海国际文学周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未来几天,将有31位中外作家、学者参与到本届文学周中,在诗歌之夜、直播上海文学地图、文学对话、文学讲座和新书首发等活动中对文学和未来发声。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