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白烨】《慈悲》引发一系列的反省和反思

2016年12月09日09:47 来源:上海作家网 作者:上海作家网 点击:

关注路内已经好多年了,几年前我推出几个70后作家,命名为中生代,其中就有路内、袁东仁等作家,也是那时起开始关注路内的著作。总体感觉每一部作品都在增加他的分量,不过《慈悲》这部作品确实跟以前的作品不太一样,尤其与别的作家相比,这个感觉更加明显,他用一种简介、干练、慢吞吞的叙事和懒洋洋的语言,构成了他一个独特的叙事风格。在这部作品中可说的地方很多,比如说小与大,轻与重,冷与热,包含了很多这样的意味在作品里面,或者可以说他是以小见大,以轻负重,冷中有热。

作品《慈悲》中有两点感受特别深刻,第一点,用大开大合的写法轻巧的勾勒出生活时代气氛,好像不用那种写法就不足以去勾勒时代的气氛,这种方式是四两拨千斤,就是写很多对师徒,通过一对师徒写了一个工厂,通过一个工厂把那个时代的氛围写出来了,我觉得师徒关系在工厂而言是非常特殊的关系,他不是父子又近似父子,不是师生又胜似师生,非常特殊的关系。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水生跟他师父的关系非常特别,他俩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胜过他跟他妻子、女儿的关系,非常有特点。由这样一个关系切入,写那个时候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包括他们不光学技术,还有生活的技巧,人生的哲理,教给他很多本事,还护着他,通过这么一个关系,你看起来很小,两个普通人一个工厂,却可以直接把那个时代写出来,他们相互帮助,而且是以小博大,这点让我确实很意外也很佩服。我们都知道70后相对来讲是比较侧重个性化的叙事,他们写自己、写同辈都没有问题,写父辈、写别人、写现实相对会比较弱,因为那不是他们的长处所在。但路内在这部作品中,用他的方式写父辈,写历史,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切入现实和书写历史的方式,这是我第一点感受。

第二点感受是通过水生的命运看似变了其实又没变的这样一种遭遇,我觉得他反映了工人这个阶层他们的命运和地位,作品在前半节粉碎四人帮之前,他们的生活艰难,完全是飞蛾扑火一般的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挨打,你能看到政治的高压是非常强的,在那段历史里,水生包括水生的师父,水生的工友们,我觉得是没有什么自由,没有什么安全感,没有什么地位。粉碎四人帮之后他们自由了,而且水生跟邓机工,因为会画图纸,虽然挣点小钱,但实际上是被各种各样的工头,包括厂主所利用、敲诈,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仍然没有什么地位。这样一看就发现一个问题,工人过去和现在都没有地位,这个时候谁是主人?这部作品其实给我们留下一个巨大的问号,而这个问号是深刻而严峻的,他们什么时候做主人?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会是吗?这些都是巨大的问号。所以我觉得这部作品在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给我很大的震撼,或者说是很强的刺激,他会让你去想同样的问题,比如工人是这样,那么农民呢?知识分子呢?到底谁是这个社会的主人?谁是现实主义主人?他会引起你一系列的反省和反思,这恰恰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地方。我讲到这里大家都可以去意会,不再深说,这也是这部作品超越他之前作品重要的原因。

还有,我觉得现在作家写作各有各的方式,有的人是以写得少,写得好,写得多,每位作家的情况都不一样,比如贾平凹坚持每天都写,不写会觉得今天白过了,这是他长期形成的一个习惯,还有他如果看见刊物上没有贾平凹三个字,就觉得难受,总体上他的作品都在一定的水平线上再往前走,当然还有一些作家,可能最初的作品给你的感觉是80分,再写一部作品是70分,再写一部是60分,总体感觉是不断下降的,贾平凹的作品至少是平面推进一直往前走的,很多经验告诉我们,作家还是要发作品,要把每一部作品写好写精,以少胜多。我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印象最深或者让我永远难忘的是,陈忠实在世之前写过一本书,他说是要写一本死后当枕头的书,遗体告别的时候,头下果然枕着一本书,当我看到这的时候很感动,这本书果然成为他的枕头了。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