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会员辞典

张滢莹:从悬疑写作回望文学本源

2016年12月08日16:46 来源:文学报 关联作家:蔡骏 点击:

谈及国内悬疑作家,蔡骏的名字是无法绕过的。从在网上被无数网友传阅的 《病毒》《诅咒》《荒村公寓》,到《地狱变》《生死河》以及《谋杀似水年华》,从早期为悬疑而悬疑,到如今以悬疑作品的框架探讨社会问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问题以及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蔡骏在成长的同时也将写作置于不断的自我挑战中。近日,由上海市作协创联室小说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浩林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永正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承办的蔡骏新作《最漫长的那一夜》研讨会在上海市作协举行,到场作家、学者就蔡骏的写作脉络以及悬疑写作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我曾经见过一棵树长起来了,一棵草长起来了,蔡骏就是这样在许多人的注视中慢慢成长起来的。”上海网络作协会长、作家陈村回忆说,“对他这一代的作家而言,不少人有了成功的作品,就自觉‘成功了’,他却一直想方设法写一些新的东西,跟以往有突破、有变化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现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对人的理解。在一个新闻不足、非虚构不足的时代,他的写作以虚构的方式透出了关于时代的信息,用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来写作,写有温度、有湿度的东西。对蔡骏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新的起点。”


“我觉得蔡骏是一个被低估的作家。”评论家王干直言,“就中国传统小说发展的路径而言,‘四大名著’ 就是类型文学。‘投枪匕首’式、启蒙性等充满功能性的文学,在革命时期具有其合理性,但随着革命时代的结束,文学本身‘利器’的功能在削弱,文学的开放性使得类型文学开始重新复兴。”他也提及,刘恒、余华等作家都曾涉猎类型文学,而蔡骏的贡献就在于将“类型文学和纯文学这两张皮合起来”,“他的文字里有诗意等纯文学所要表达的东西,我期待他的作品随着时间和读者的认可而‘发酵’,最终成为改变类型文学的重要力量。”


在世纪之交随着网络发展涌现出的那一批作者中,陆续已经完成了转型———安妮宝贝更名庆山,开始探索更广阔的思考与创作领域; 慕容雪村不再写小说,转而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蔡骏求新求变,给自己的创作注入更为坚实的纯文学内核……“从通过写作获取自我表达的可能性,到发现自我的特殊性、回到文学本源,蔡骏的书写具有更普遍性的意义。《最漫长的那一夜》所展现的就是对于爱与救赎、命运和记忆等文学命题的回归,最终指向人心。”《小说月报》编辑徐晨亮表示。青年评论家项静则认为,在对于“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呈现上,蔡骏的写作承袭前人,并伸张了一种新的文学趣味:“他所写的那些经历是这一代中国人的文学作品中没有被认真对待的地方,带有志怪野史的性质,并具有自己的独特意味。”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