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中青在线: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我们该如何对待他的遗产?

2016年08月17日18:03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张茜 周凯 点击:

“我有8分钟的时间,来讲讲我分到的莎士比亚的遗产。” 台湾作家、电影人詹宏志站在灯光炙烤的舞台中央,分享自己和莎士比亚有关的故事,然而,超时是意料之中的事。

几乎每位发言的作家都超时了。8月16日晚间,在2016年上海国际文学周“莎士比亚的遗产”论坛上,为纪念“全世界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威廉·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十位著名文学工作者热情地分享了自己对莎翁的理解。

他们试图用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的目光去读懂莎士比亚,仿佛莎翁不仅仅生活在400年前的英国,而是生活在此后的每个时代和世界的每个角落。

与詹宏志一样,论坛现场的每位作者,都有关于莎翁的记忆。胡茬发白的俄罗斯作家德拉根·德拉格耶洛维奇委屈地控诉:“小时候排练《哈姆雷特》……他们连掘墓人的角色都不肯让我演”。来自美国的《岛上书店》的作者加·泽文转动着一双大眼睛说:“我14岁就开始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了。我想象可以像朱丽叶经历那样的爱情。”与海子,骆一禾一起被誉为“北大三诗人”的西川则顶着一头造型自由的灰发提醒大家,莎士比亚是“自由的”,“他什么都谈”,包括诡计、把戏,甚至是隐晦地表达色情,希望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他。

加·泽文说:“读莎士比亚,可以看到自己。” 人们无法忘记莎翁,因为他写到了每一个人,或者说描绘了真实的“人性”。

“‘人性’是一个中性词,它不是一个褒义词。”作家陈丹燕将自己的看法娓娓道来。她从《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等作品里看到莎翁“对人性的弱点保持的仁慈态度”。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莎翁有一半的知名戏剧作品是以文艺复兴的发源国意大利为背景。在意大利托斯卡纳,一个被认为比佛罗伦萨更早孕育出新思潮的地方,陈丹燕亲身体会到当地人对人性的“仁慈”。

“在托斯卡纳,一份传统的文艺复兴大餐能满足我们现在三个人的食量。” 这位以写行记闻名文学界的女作家说,她在吃完一大份泡满面包的牛肉汤、肉酱宽面和四分之一个羊羔后,服务员竟从容地走上来问:“请问你是要吃泻药把刚刚吃的东西吐出来,还是要喝烈酒赶快把它们消化掉?” 因为她需要腾出肚子给远近闻名的意大利甜品和美味的咖啡。

“我选择喝了一杯李子白兰地烈酒,促进消化。” 陈丹燕说。最后,喝完咖啡,仿佛全身血液都跑去支援了胃部消化,她饱得在托斯卡纳艳阳下睡着了。

这种贪吃在托斯卡纳是被接受的,被视作是正常的。“这就是对人性中贪欲的解放。” 陈丹燕说,正如在莎士比亚总能恰如其分和仁慈地表达“人性的黑暗面”,“不拔高人性,而是允许人恢复到人的本性。”

陈丹燕在将近60岁的时候寻访意大利,感到自己似乎领会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莎翁,对“自由”和“解放”作出的伟大贡献。

但对于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有时候并不知道“该拿莎士比亚怎么办”。

来自“只有木瓜的小镇” 的詹宏志,便一度对莎士比亚的精神世界感到颇为迷茫。但慢慢地,他与这种迷茫和解了,遥远又神秘的莎翁为他开启了生命中各种未知的“可能性”,让他永远对下一个故事感兴趣,“让一个一无所知的小孩可以和更大的世界面对面。”

那么面对当下的世界,人们到底要拿莎士比亚怎么办呢?

诗人李少君给出的答案是,人们应该为这个世界寻找“新价值、新思想”,就像文艺复兴时期,莎翁回应了当时的挑战,为世界打开了“自由”和“解放”的大门一样。

当然,关于该如何对待莎士比亚的遗产,答案并非唯一。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