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解放日报》:老记者回忆为巴金庆生

2015年11月23日14:59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施晨露 点击:

细雨中,越来越多人来了,“思南文学之家”很快坐满。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本书,红色的封面上印着“满城多少送花人——新闻记者眼中的巴金”。书的标题来自新华社资深记者赵兰英的报道,她还清楚记得,1992年11月25日,文化老人巴金的88岁生日,“我从衡山路走到富民路,终于在花店里买到一束花。店主说,今天好像有个人生日,是谁?巴金!”

巴金离开读者10年了,但每年11月25日,他的生日,依然有很多人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起,每年巴老生日总要聚集在武康路113号,为读者带去巴老近况的一群新闻记者至今保持着这个习惯。

1999年巴老住进华东医院后,庆生的地方换到了医院,但习惯没有改变。“1989年11月25日,是我第一次踏入巴老的家,很兴奋,也很紧张,巴老的随和消除了我的紧张。”本报资深记者姜小玲回忆,正是从那年开始,各媒体跑文学的记者约定每年都为巴老祝寿。让她印象深刻的是1993年巴老生日,巴老的女儿小林介绍“姜小玲刚生了一个女儿”,她给巴老看女儿的照片,巴老连声道“很可爱”。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资深记者王曼华记得,从她第一次去巴老家采访起,临别时,巴老总会把客人送到门口。她曾录下巴老在生日时说的一段话——“我今天能够活到90岁,是读者养活了我,读者要是不看不买我的书,我也活不到今天。人总是有感情的,读者对我的感情,我忘不了,我也希望能够有能力,有机会,表示我对他们的感情。”“巴老不喜欢过生日,但他的生日却几乎成为全中国最热闹的生日。”赵兰英说,巴金的生日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这是人民对文化的致敬,对道德的赞扬,也和巴金对读者的爱分不开。”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