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民间诗社百花齐放 助推首届上海市民诗歌节

2015年10月19日16:19 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作者:臧莺、李婷 点击:

10月16日下午,上海市作协大厅内热闹非凡,这里正在举行的“诗在人间——首届上海市民诗歌节群众性诗社研讨会”,向全市市民发出了一张“诗意名片”,吸引了一百多位来自各区县的民间诗社成员,以及各所高校的文艺学教授。大家齐聚一堂,共同就诗歌阅读、诗歌创作、诗歌朗诵等进行热烈地交流与研讨,彰显出诗歌已然成为上海市民文化、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首届上海市民诗歌节由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次在时隔半年后再度举办“群众性诗社研讨会”,是希望助推上海市民诗歌节的深入开展,通过组织广大市民学习诗歌、创作诗歌、朗诵诗歌,来弘扬和传承祖国诗歌文化,使诗歌艺术更广泛地融入广大上海市民的生活,让诗歌节成为上海市民终身学习的品牌。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来自奉贤区社区学院、静安诗词社、五角场镇浣纱诗苑、上海城市诗人社、市北中学水云间词社,以及瑞金街道瑞金诗词沙龙等多家群众性诗社的代表先后详细地介绍了各自诗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作为上海民间诗社的代表,这些群众性诗社呈现出一派“百家争鸣”的景象,也显现出首届上海市民诗歌节活动的广泛群众基础

静安诗词社有着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诗词学会的专家作为其强大的导师阵容,通过实行导师制,静安诗词社为高起点、高水准的诗词研究与创作提供了保证。“社员层面广”也是静安诗词社的一大特征。据悉,该诗词社拥有一支热爱诗词创作的骨干队伍,其中既有公务员、企业家、教授、法官、律师、白领、学生,也有普通市民和宗教界人士。从80多岁的老人到“90后”的青少年,静安诗词社通过每周六组织一次个别辅导、集体研讨、习作点评、作品展示与采风的活动,将终身学习的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

隶属于黄浦区文化馆的上海城市诗人社则在理论探索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据了解,诗社通过以理论为先导,积极主动提高自身地位。2005年,铁舞与严力曾经有过一个对话,主题是“诗歌:上海诗人和纽约对话的可能性”,试图在诗歌交流和理论方面有所突破;近年,诗社又发起了“在城市怎么做一个诗人”、“网络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汉语诗歌”、“关注女性主义诗歌”等理论问题的讨论。

对此,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钱文亮表示,在近二十年间,国家普遍提高了对文学、国学的重视并倡导“全民阅读”的理念,民间也涌现出一大批诗社力量,这种官方关注与民间互动形成的合力,无形中推动着市民诗歌文化的发展,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就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而言,市民本身有着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情怀,城市氛围诗意盎然,目前我国一、二线城市拥有很多诗歌爱好者,包括民营企业家中因热爱而投资的人不在少数,很多诗社间还出现了跨地域的交流活动,在民间力量的带动促进下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在钱文亮看来,这些民间诗社的崛起,已然成为了上海市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创建的绝佳形式。

钱文亮告诉记者,较之上世纪90年代的沉寂,近年诗歌发展不仅在民间,甚至在高校中也呈现出“复苏”的景象。“目前参与诗歌节的高校不下几十所,大学生、青年诗人与日俱增,可以大大提升人文素养、创造力和想象力。”钱文亮强调,自古中国诗歌就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从诗歌出发提高国人的文化软实力不失为好契机。“当然,文化的繁荣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对于民间诗社的发展还需要媒体的舆论引导和良性互动,更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和氛围把控。”

“今天,是上海诗歌爱好者的聚会。”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感慨,“无论时代怎样变化,诗歌一直没有离开过上海这座城市。正值桂花盛开,希望诗歌也能像桂花一样,芳香弥漫在上海的每一个角落。因为,一座有诗歌的城市会散发出不一样的魅力。”

赵丽宏认为,尽管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诗歌热潮已经一去不在,文学也被逐渐边缘化了,但近些年我们欣喜地看到,还是有一些来自民间的诗社一直坚持着创作,并且也不断涌现出一批新的民间诗社,他们或是青春文学风,或是清闲雅致的纯文学格调,抑或草根文学,形形色色的类型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热闹景象。“虽然这些诗社的创作水平不尽相同,但无疑能为城市市民注入一股正能量,我们也从中可以看出文学的香火不会断。”赵丽宏表示。

在赵丽宏看来,诗歌是一种“文学的文学”,它对创作者文化内涵的要求颇高。在上世纪90年代诗歌相对的低迷时期,相比小说它常常遭到忽视甚至屏蔽。由于当时创作水准的参差不齐,导致市民对某些创作者个性张扬但内涵较浅的作品产生偏见,误以为是整个诗歌创作的水平。“近几年,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国内诗歌创作整体环境越来越健康、和谐,市民的欣赏和创作热情也日益高涨。”赵丽宏如是说。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袁雯则表示,生活需要诗歌,城市需要诗心、诗情、诗意。市民诗歌节就是要为上海市民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一起感受诗歌之美。也希望市民诗歌节能够在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中留下些什么,使得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有着独特之处。

上海教育新闻宣传中心主任、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仲立新在研讨会上透露,11月22日将在上海的儿童艺术剧院举办首届上海市民诗歌节“大型音乐诗歌朗诵会”,届时将有朗诵艺术家和市民诗歌爱好者同台诵读中外经典诗歌,共襄申城诗歌的盛典。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