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乌兰其木格:评《芈月传》

2015年09月26日00:27 来源:上海作家网 作者:乌兰其木格 点击:

(北方民族大学讲师、评论家)乌兰其木格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亲爱的各位网络作家和编辑的朋友们上午好。其实我首先要说我坐在这里面是非常忐忑的。刚刚进入这样网络评论里面,在这样的一个场合下,做一个抛砖引玉的工作,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得到各位大家的批评指正。尤其在马老师的发言之后,我发现我们之间的观点定位都是有很多悖论的地方。

他在定位这部作品不是历史小说,但是我恰恰是从历史小说的观点来进入的。我读这个《芈月传》的时候,最开始的时候我特别害怕看到的是好看热闹,但是观点确实沉浮和老旧的关于女人都狠的模式。以后细细研读以后,我发现这部作品不是我所最初的这样一个认同。

因为她是一部思力深厚,气势宏阔,语言雅正,包蕴着大格局气象的作品。为什么这样说我要从以下三个纬度来说。

(北方民族大学讲师、评论家)乌兰其木格

首先《芈月传》具有宏阔的视角与探源文明的雄心魄力,这部作品潜入到历史的伸出,百科全书式地呈现了列国争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纵横纠葛。其时间跨度之大,文化纵深真广,人物涉及之众。共同奠定了这部作品的艺术高度。

作者在书写芈月人生故事的同时,更寄托了史家了精神气度和理想抱负。从晚清小说创作的流脉来看,我们说史传对于中国小说的影响,大体表现为陈平原所说的“补正史之阙的写作目的、实录的春秋笔法,以及纪传体的叙事技巧”这三个层面。

从这三个层面来衡量《芈月传》,确实体现了历史小说的倾向,作者对于人物所处的时代、文化、政治等的叙述,不是仅靠漫无边际的虚构和苍白的想象,也不是完全照办古书上有限的记载,而是在广播的吸纳阅读后,融会贯通在《芈月传》的文本创作中。

写历史上实有人物的小说,如果你不具备基本的实证精神,而一味的凭借想象和编造,就会缺乏叙事的说服力。

这样使读者是产生对你这个阅读世界的产生,或者是你的写作水平的质疑。《芈月传》里作者舍得下工夫,有效地规避了这一缺陷,具有一般历史小说所不及的谨严。作者将人物的命运,安置在历史的大波波澜中,对事件的叙写,没有停留无于浅表的观察,而是细致考证。深入的思考,揭示出历史与人生的常与变,艺术第呈现出时移世易的变化法则,国运成败的内在因素,以及人性幽微的复杂变换。

在宏阔的北京中,还原了中国历史上大秦帝国在一个杰出女性的运筹帷幄中艰难崛起的历史,并通过芈月人生命运的跌宕起伏,全景式地描摹了从贵族到贫民,从圣人到奸佞,从宫廷到市井,从国家政治到日常生活,从各国习俗到饮食器物的世间万象和人文境况。这些描写,就是为干巴巴的历史填充了丰盈的血肉。从中我们不仅能够窥见生活之变,政权之变,更能体物到人文之变与人性之变中所蕴含深刻的波轮与艰难弥合。

其实《芈月传》寓寄着对理想人性的召唤,完成了对一个生机勃勃时代的致敬与怀念。在文本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活力四射、激情飞扬、不甘命运白布的人物群体和时代精神。大争之世同时也是自由之世,这是中国文明值得真是的青春期,理想、野性、活力,成为那个时代的关健词。

它思力昂扬,不拘一格,不为俗常的人伦道德所限。比如策士张仪为达到治世理想可以不顾信义,而且他毫不掩饰他对财务或者功名的可盼之心。这是我们说的这样一个人物。还有他展示了风云激荡时代的人物风骨与精神面貌。

这些人不论男女,不分贵贱,普遍具有坚韧不拔的个性,热切的功名心,以及快意的恩仇。敢于抗争的个性风采,从而谱写出中国文明在初始阶段令人向往的思想光芒,折射出自由氛围中人性可能达到的厚度与宽度。

在文本中,不仅帝王可以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即便处于人生低谷,沦落市井的士子女性也不失人生之理想,试图通过才智与自由的竞争将生命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这种张扬而鲜明的生活理念和社会文化氛围读来令人确有心潮澎湃的感觉。尤其是在当下时代,当我们的精神越来越萎靡,情绪越来越焦虑,心灵越来越顺受之时,确实需要雄强精神的注入。可以说,中国当代小说并不缺乏庸常和日常,但却缺乏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思辨色彩的作品。更少见到具有超越性和灵活升华的经典之作。

从这以意义上说,作者花费巨力,潜入中国文明的源流之中,书写出一个时代繁复的政道人心,这种精神的原创力和艺术上的大胆实践,实在算的是一个壮举。

最后《芈月传》彰显出鲜明的女性意识,我看这个书上已经做了对比,就是跟《甄嬛传》的这样一个对比,其实我看了以后我觉得跟《甄嬛传》中的女性群体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甄嬛传》中的女性是为了个人的利益的最大化,为了保卫和提升自己的地位,他们都在苦苦挣扎、勾心斗角乃至自相残杀。在《甄嬛传》中,女性与女性之间,匮乏的是互相的体恤和同情,她们之间的聚合离散皆因利益,甚至到了每一句阎雨都可能暗含讥刺,每一次观照很可能饱餐祸心,每一回探望都可能预示恶毒尹某的程度。

这些女性终其一生的事业便是将生命中宝贵的时间都和才智都耗费在邀宠献媚,不遗余力地打击对手的权谋之中。

在《芈月传》中你很难看到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这些女性呈现出的是人性的偏狭自私与阴险狠毒。是一批迷失自我生命价值,缺乏自主与反思的女奴群体。

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些女性将人性恶的方面无限放大,人性恶在《甄嬛传》中取得了合理的合法的地位,而人类最可珍重的自由、平等、尊严、亲情等等全部被轻易地方主。我们当然说可以这样说《甄嬛传》是一种时代情绪的集中折射,是陷入了齐泽克所宣称的“启蒙绝境”中的现代人表现出惶惑无力。

但是作为读者,我觉得作为人类精神堡垒的文学创作,我希望看到的是窥破真相后的勇敢承担和积极探求。能够让人在灾难与悲哀中看到人性向阳取暖的努力。在抗争或在孤独中永葆自主自省自由的精神气象。

从这一阅读期待出发,我惊喜第发现作者在《芈月传》的创作中没有陷于凝滞落后的理念陷阱。相反在作品中时时可见大胆而新鲜的发。作者也写了女人之间的争斗,但这却不是全书的重点,更不是所有女人共同的特质,作者通过甄嬛庸夫人等这些人,她驳斥了女人之间一地鸡毛式的宫斗。《芈月传》的写作重点是通过女主人公甄嬛的传奇人生,呈现出女性在政治、时代、文化转折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彰显出大争之世时女性不让须眉的这样一个气度。

《甄嬛传》并不是传统文化规训出来的贤妻良母,而是始终具备独立人格和自主追求的健全个体。她公然宣称“我也是自己的主任,我由我自己,来主宰命运。”她有独特的气质风姿,敢于破除从一而终的成见,与心仪的男性相恋相爱相守。而不是牺牲一切只掏君王的垂爱和痴情。她同时具备超群的学识与极高的悟性,怀抱鲲鹏之志积极脱离狭小的闺阁。与睿智的群体切磋并探讨为政之道,最重要的是,她还有坚韧的品质和对女性价值的深切认同与倡扬。

比如说她不顾群臣和儿子的阻拦,必须要剩下与义渠王的孩子,因为在她的理念当中,我们觉得这是作者的新发点。她的认知当中认为,上古先民因为只知有其母,不知有其父。便没有受阻相残只是,从而认定兄弟同胞从母是天性,从父却不过是利益之间的争斗罢了。所以一母所生的是手足亲情,而一父所生的兄弟亲情则是靠不住的。这样的理念,颇为颖异,也极具颠覆性和挑战性。

此外,我还要说几句多余的话,我认为这个研讨会其实是一个自家人关起门来的一个围炉话长短的这样一个作为,既然是自家人那就不能只能褒扬,我就我自己的体会谈一谈《芈月传》的缺憾。我谈三点。

首先是问中明显存在矛盾的地方,比如在第一卷中叙述到和氏璧是楚王商在芈月七岁的时候给女儿压惊的才赐给她的。但在第四卷的时候作者又说这是因为芈月一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和氏璧。这样的一些前后行文的错讹是存在的,对于这些细节处理还是要做努力。

另外一点还有情节设置我认为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说燕易后和苏秦之间的情爱故事展开的我贵觉得特别突兀。另外一点还有比如说芈月生母向氏自杀时机的选择我认为不符合情理。作为一个母亲即使再绝望也不应该当着年幼女儿的面,让她目睹她的惨死。因为这样的话,对小女孩的内心冲击,给她加了一生当中都难以磨灭的这样一个印象。

《芈月传》对文明的探源归纳以及牧民之道也乏可探讨之处。另外一点我觉得这些作品这些都可以做细节方面的,格局上是大的。这就说明这个作品在思想性上是打通的。

上海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325